上一節我們有講到要儲存比特幣,少不了「電子錢包」這個工具,但錢包不是真的裝有比特幣,而是因為我們擁有自己的「私鑰(private key)」,所以才能在交易紀錄上,證明那些比特幣屬於自己,再來才能進行比特幣轉帳等操作。
加密貨幣錢包種類以最常用的分法來說,可以粗略分為兩大類 —— 「冷錢包」與「熱錢包」,兩種錢包依據「私鑰的儲存方式」來區分。這次動區新手村幫大家做出比較與整理,希望能讓大家得出適合自己的選項。
冷錢包
冷錢包,其實就是離線錢包,平常不會連上網,只有需要交易的時候才會連網。傳統的方式是把私鑰手抄到紙張上,但風險就在於,一但遺失了小紙條,比特幣就再也找不回來了…這的確很可能時常發生。
所以,出現了像 Ledger 、 Trezor 和 CoolWallet S 這樣的特製錢包裝置,其裝置內設有加密系統,用戶需設定密碼才能獲得私鑰,私鑰存放在這個類似 USB 的設備上;只有要進行交易時,用戶才需要將設備連線上網,因此大大減少了駭客盜取私鑰的風險,但在使用上相對熱錢包就沒有那麼方便。
Image source: left/mid/right
熱錢包
顧名思義是與冷錢包相反的,它是一種線上錢包(online wallet),可以儲存在手機、電腦或網頁,跟冷錢包需要花上千塊購置以及設定門檻相比,熱錢包特點是很便利也很容易取得,因為所有操作都是集中在網路上,不需要在每次交易時都大費周章地把冷錢包載體連結到網路上。
然而,熱錢包的操作都是在連網狀態下生成錢包的地址與私鑰,當私鑰都暴露在惡意滿滿的網路上時,也意味著無時無刻都要面對駭客攻擊跟網路釣魚的風險。
熱錢包還可以再另分成兩種類型:「瀏覽器外掛錢包」與「手機APP」。瀏覽器插件錢包中屬以太坊錢包 MetaMask 最受歡迎。而手機上最熱門的錢包服務則是 imToken 、 Trust 以及 Cipher。其中手機的錢包,在介面設計上最簡單好上手,是比較適合初學者的選擇。
延伸閱讀:
《「月活躍用戶超過 25 萬」——以太坊最受歡迎的插件錢包 MetaMask 釋出數據》
資產交給交易所保管,方便但不見得安全
基本上,多數數位貨幣交易所都能提供免費的錢包服務,用戶只需要像用臉書一樣設定帳號密碼,不需要記住私鑰就能持有密碼貨幣,等同於你同意把私鑰與資產交給交易平台託管。但一定要記住,沒有任何錢包是百分之百安全的,交易所遭駭、遺失私鑰等案例不時傳出,因此用戶務必要衡量好風險,選擇適合的資產管理方式。
以上密碼貨幣錢包類型可以依個人的喜好選擇,將來你想要轉換錢包服務時,都可以利用錢包介面裡私鑰檔案匯入匯出的功能,把資產存取權轉移到不同的錢包中,手機APP適合私人的快速轉帳交易,如果資產有長期投資考量的,則可以考慮另購冷錢包來存放,安全性更高。
特別感謝「密碼龐克台灣」(Cypherpunks Taiwan)發起人-陳伯韋 一同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