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採訪了去中心化域名系統 ENS 的核心開發人員 Makoto Inoue,他向我們講述了 ENS 的多種應用、如何參與 ENS DAO、如何與開發者進行互動..等問題,以利讀者對 ENS 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
(前情提要:V神大讚ENS域名很重要「L2都該支援」,代幣爆漲66%破14美元 )
(背景補充:V神喊單ENS的背後政治原因:怕Layer2數據可用層被搶飯碗?)
命名或者說名字一直以來是最重要的人類活動之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人名字,暱稱。周遭世界的萬物也都有屬於自己的名字。名字方便我們認識自己,同時也認識他(它)人。
- 但你知道除了命名以外,ENS 的其他用途嗎?
- 你知道如何參與到 ENS DAO 並真誠的與貢獻者們互動嗎?
- 你知道鏈上(onchain) 和鏈下 (offchain) 投票的區別嗎?
- 你知道如何將你的 Web2 域名嫁接在鏈上嗎?
- 或是你知道如何將你的 Lens handle 變成 ENS 嗎?
網際網路初始,早期貢獻者們建立了名叫 DNS 的分散式資料系統來把複雜的 IP 地址變成方便人們閱讀的域名。而在今天的區塊鏈世界我們也需要一個 Web2 的 DNS 體系來把十六進位制 hash 地址轉換成更方便人們閱讀的名字,就好比 vitalik.eth 代表了 0xd8dA6BF26964aF9D7eEd9e03E53415D37aA96045。
ENS Foundation 是最早期在鏈上實現 DNS 的組織,同時他們也隨著行業的發展慢慢將他們的協議賦予了更多的功能,比如 ENS 不僅僅是一個暱稱,同時也是一個網址,同時也是一個社交身份認同。
Makoto Inoue 是 ENS 最早期的工程師之一,也是在推特上最 OG 的 ENS 成員。在以下的對話中,Makoto 非常有耐心地講述了如何參與到 ENS DAO,如何用 ENS 作為網站地址,或是如何在社群中找到工具去構建一個有機的功能性的去中心化協作組織。
在談及 Web3 是有價值的網際網路,而 Web2 是有資訊的網際網路,Makoto 指出兩者皆為網際網路,所以在技術上有非常多美妙的合作可能。如果你是一位想要加入 ENS DAO 的貢獻者,或者單純只是交易過 ENS 域名,再或是你想要構建一個全新的 DAO,那麼這篇對話是為你準備的。
TechFlow:Makoto,在我們深入瞭解 ENS 之前,你能介紹一下自己的背景嗎?
Makoto:我叫 Makoto,是 ENS 的開發人員。我從 2018 年開始在這裡工作。2016 年,我是倫敦一家保險公司的開發人員。雖然當時我們並沒有涉及區塊鏈,但在英國政府提到分散式帳本技術後,我們的執行長發了一封關於分散式帳本技術的郵件。
我覺得這很有趣,於是開始研究區塊鏈。起初,以太坊並不是最知名的區塊鏈平臺,但當我接觸到它時,我發現了一種叫做智慧合約的東西。作為一名程式員,我意識到我可以使用智慧合約,這讓以太坊成為我深入瞭解區塊鏈世界的一個吸引人的選擇。
大約在同一時間,我瞭解到了 ENS 及其創辦人 Nick Johnson,他在倫敦工作。他於 2016 年 7 月加入了以太坊基金會。在四五月份參加以太坊倫敦聚會時,我第一次看到他介紹他的專案。從那一刻起,我就意識到了 ENS 及其潛力。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以太坊和 ENS 不斷髮展,到 2018 年,ENS 已不僅僅是 Nick Johnson 的一個副業。他決定在新加坡成立公司,並邀請我加入團隊。從那時起,在過去的五年裡,我一直與 ENS 合作。
我是在 2019 年 ENS 成為自己的法律實體時加入的,當時它的前身是 True Name Limited。目前,我們以 「ENS Labs」的名義營運,團隊約有 20 人,常駐新加坡。我們是主要的開發公司,負責建立早在 2018 年就已啟動的協議。2021 年,我們推出了 ENS DAO,它本身是一個在開曼群島註冊的獨立法人實體。這次啟動是在 2023 年。
因此,有兩個組織在協同工作。雖然這些實體有不同的結構,但它們的使命是相同的。
TechFlow:擁有 ENS 對作為 Web3 的使用者意味著什麼?提供去中心化身份的意義何在?你和 Nick Johnson 對 ENS 的夢想和使命是什麼?
Makoto:ENS 的主要工作是讓以太坊更方便使用者使用。這與我們的第一個使命不謀而合,正如我們的徽標所代表的那樣,徽標上的絲帶環繞著 ECM(以太坊)徽標。
ECM 徽標以其菱形而聞名,象徵著其前端性和挑戰性。相比之下,ENS 則是簡化使用者體驗的一層,使其更易於使用。
主要挑戰之一是處理以太坊地址,這些地址由 16 個十六進位制字元表示,在技術上效率很高,但對使用者並不友好。ENS 允許使用者為地址分配人類可讀的名稱,從而大大提高了可用性,從而解決了這一問題。
TechFlow:ENS 本質上是一種由以太坊上的智慧合約驅動的域名服務。作為一項技術進步,它是如何融入加密貨幣週期的?
Makoto:通常所說的「炒作週期」有幾個階段。第一個重要階段由 ICO(首次代幣發行)推動,第二個重要階段圍繞 NFT(非同質化代幣)展開。在此之前,2020 年曾出現過另一次炒作高峰,我們稱之為 「DeFi 之夏」。
最初是由 ICO 推波助瀾,然後第二波炒作圍繞「空氣幣」展開。此外,還有一個以 JPEG 之夏為主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各種 meme 代幣獲得了牽引力。值得注意的是,NFT 也是在這一市場高峰期推出的。
我想解釋的是,炒作週期也是一個採用週期,但技術週期往往有很大的重疊。在討論週期的過程中,我涉及了 Web3 和以太坊等關鍵術語,重點介紹了它們的主要用例: DeFi、NFT 和 DAO。例如,DAO 的概念可以追溯到 2016 年 4 月,而 NFT 在 2017 年 5 月隨著 ENS(以太坊名稱服務)和 CryptoKitties 等的推出而獲得矚目。Uniswap 和 Compound 等 DeFi 平臺是在公眾興趣最初激增之後出現的。
必須指出的是,其中許多創新想法在炒作週期中獲得廣泛關注之前就已存在。
TechFlow:ENS DAO 在治理、投票和代幣經濟方面是如何運作的?
Makoto:在我們的 DAO 中,我們有一位治理負責人,她是該領域的專家。目前,我們的治理流程主要依賴於通過代幣投票產生的使用者倡議(UGI)。然而,我們發現參與投幣投票的人數相對較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 ENS Force 啟動上幣工作時,我們引入了一種新方法。
我們要求人們根據持有 ENS 代幣的時間長短來委託投票權。代幣分配由代幣持有時間決定。例如,如果某人在 2021 年獲得了一個 ENS 名稱,但自 2017 年首次推出以來一直持有該名稱,那麼他持有該名稱的時間就是四年。
我們鼓勵使用者將其名稱續用多年,以獲得最大數量的代幣。擁有代幣的確切數量對於參與治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個人是否已持有該名稱相當長的時間,並願意長期做出貢獻。
我們引入了基於授權的系統,以鼓勵更積極、更長期地參與治理,並將 ENS 名稱的持有時間作為關鍵因素。這將確保那些真正投資於 ENS 及其發展的人在治理過程中擁有發言權。
我們根據持名計劃分配舊代幣。此外,我們還將代幣分配給了各個市場和行業的約一百名主要參與者。然而,儘管做出了這些努力,在代幣推出之初,我們還是遇到了參與治理的人數有限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求個人委託其投票權,我們有一份準備委託投票的感興趣參與者名單。
目前,治理工作主要由這些受委託人負責,他們擁有比普通代幣持有者更多的投票權。他們的投票對提案和決策至關重要。不過,為了避免每個決策都要進行壓倒性投票,我們成立了三個工作組: 元治理、生態系統和公益。
元管理員主要負責整個協議的管理,並在協議變更的關鍵決策中發揮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生態系統工作組專注於鼓勵開發者圍繞 ENS 進行開發並促進其發展。
總之,我們通過持名計劃分發代幣,並將代幣分配給重要的利益相關者。受委託的個人在管理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三個工作組則專注於 ENS 開發和決策的各個方面。這種結構有助於確保有效的管理,而不會讓每個決策都有過多的參與。
在決策過程中,我們使用一種叫做「管理者」的東西。我們為每個市場小組選舉三名「管理人」,因此共有九名「管理人」。這個選舉過程大約每六個月進行一次。一旦當選,我們將採用鏈外投票的方式。
TechFlow:您能解釋一下公共產品在 Web3 中的作用嗎?
Makoto: 公共產品指的是與增強 Web3 整體相關的任何東西。
TechFlow:鏈上投票和鏈下投票有什麼區別?
Makoto:鏈上投票涉及在以太坊區塊鏈上傳送交易。
相比之下,鏈下投票依賴於「SnapShot」,根據你持有的代幣來確定投票權的數量。您可以通過傳送簽名來表達您的投票,但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續費,這投票過程不具有鏈上約束力。
例如,如果我們想從 DAO 的財政部向某人分配資金,就需要進行鏈上交易,為此我們使用鏈上投票。
但是,在選舉管理人時,我們使用「SnapShot」進行「軟」或「獲得」投票。當選的管理人隨後決定他們需要的預算,並請求鏈上投票將資金分配給其領域內的不同專案。由於他們擁有這些資金的所有權,因此可以決定將資金分配給不同的專案。
總之,我們的治理流程包括每六個月通過「SnapShot」使用鏈外投票選出管理人。然後,管理人決定預算分配,並對具體的財務交易進行鏈上投票。
這就是我們治理結構的運作方式。
TechFlow:這很吸引人,因為我接觸過的大多數 DAO 都相當混亂,人們要同時處理多項任務,與初創公司類似。然而,觀察 ENS 如何在不同領域構建專業化結構,並利用鏈上和鏈下投票機制,令人印象深刻。
Makoto:我們並不是第一個採用這種方法的 DAO,但我們的開發時機很好。在 DeFi Summer 之前的炒作週期中,有一個階段的重點是構建基本的治理部分。例如,現在被廣泛使用的「SnapShot」 最初是作為一個名為 Balancer 的 DeFi 專案的一部分開發的。他們需要一個成本不高的投票解決方案來發布代幣,於是就有了「SnapShot」。
同樣,我們使用的授權系統也受到了 CoinKit 的啟發。在此期間,許多其他專案也參與了基礎性工作。此外,我們還大量使用了智慧合約,這與另一個 DeFi 專案 Compound 的運作方式類似。在我們推出新幣之前的一年裡,我們在基礎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這使我們能夠整合來自不同專案的最佳實踐。
總之,雖然我們不是這種治理方式的先驅,但我們的發展時機使我們能夠受益於其他專案在 DeFi 炒作週期中取得的進步。通過結合各種最佳實踐,我們建立了一個更完善、更有效的治理系統。
TechFlow:ENS DAO 是如何對提案進行鏈上投票和執行的?
Makoto:到目前為止,我們有 15 項提案(採訪時是在 ETHcc 2023 期間)。所謂「可執行」是指進行鏈上交易。
這與基於 IF 語句的協議升級有關。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智慧合約持有者參與其中,如果提議被接受,他們就會執行程式碼,從而改變實際的 ENS 協議。這就是鏈上投票的一個典型例子。
TechFlow:我想,並不是每個提案都要通過 IF 語句自動做出決定。在其他情況下,我們確實需要某種人為的決策制定。在哪些情況下,DAO 內部的鏈外共識(或社會共識)比 IF 語句更有必要通過提案?
Makoto: 是的,這涉及到社會決策。這是關於批准 ENS 規範化標準的問題,這是每個人都要遵循相同格式的準則。
我們有一種規範化名稱的方法。雖然 ENS 允許使用普通文字,但人們可以使用表情符號和其他字元。例如,如果是「γitalik.eth」,人們可能會誤認為是「Vitalik.eth」。
( 將 γ 誤認為 V,γ 在希臘語中是 V)。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決定建立一個 JavaScript 庫來檢測和消除這種情況。這個過程不是在鏈上完成的,因此鏈上治理不是必需的,但鏈下共識是有益的。
這項建議涉及 Stewart 方向。與現實生活中的董事會選舉類似,我們希望選出特定的人。這個過程就是要選出我們應該提名的人。這類決定是我們區分鏈上和鏈下治理的方式。所有參與投票的人都有平等的投票權,這取決於他們持有的點數或委託的點數。這也是投票的標準。
因此,任何投票結果或需要改變狀態的操作都必須通過鏈上交易完成。其他一切都不需要鏈上參與;這只是為了可擴展套件性。所以,你不一定非得這麼做。
這就是區別所在,也是為什麼任何與社交相關的事情都不需要鏈上處理,而任何與轉帳或協議升級相關的事情都需要鏈上處理。這在許多其他協議中也很常見,因為 Gas 成本可能是個問題,除非有必要,否則你不想使用鏈上處理。
TechFlow:ENS 最初是為了讓以太坊的十六進位制地址以人類可讀的形式更加友好而開發的。它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你看到有哪些新的用例出現?
Makoto:我們有不同的用例,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將姓名與地址繫結,第二種是將地址與姓名繫結。第三個用例是讓你能夠登入。一旦你連線了錢包應用程式,它們就會知道你的以太坊地址,然後你就可以顯示你的名字了。同樣,這也與地址有關。
現在,讓我們來談談第四個用例,它實際上是針對 IPFS 的。你知道 IPFS 嗎?
或者,你知道一種叫做分散式檔案系統的東西嗎?
這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檔案服務。人們用它來建立抗審查的網站。例如,在中國等限制訪問某些網站的國家,IPFS 允許人們通過其獨特的定址系統訪問內容,該系統是整個內容的 hash 值。誰上傳了內容並不重要,因為 IPFS 通過 hash 值代表了內容。最有名的 IPFS 閘道器之一是 ipfs.io。人們可以撰寫針對政府的爭議性文章,任何與去中心化檔案系統同步的人都可以訪問這些內容。這種方式避免了審查,因為沒有單點控制。
我們提供的是一種讓這些冗長而複雜的 hash 值更容易記憶的方法。我們提供了代表這些 IPFS 地址的名稱。例如,使用者無需輸入 「ipfs.io/ipfs/vitalik.eth」,而是可以通過 「ibf.io/vitalik.eth」這樣的名稱來訪問。
這種輔助用例是對區塊鏈的補充。相比之下,IPFS 更側重於分散式內容,如影象和 NFT。所有權資訊在鏈上,但實際內容(如 JPEG 影象)通常儲存在資料庫或 IPFS 中。
這種分離有助於優化兩種技術的使用。
總之,ENS 的用例之一是使用 IPFS 建立一個去中心化的網站,它提供了傳統中心化網站託管方法的替代方案。
TechFlow: 名字也代表著人們的身份。然而,在區塊鏈上,它也揭示了一個人的金融交易。這兩種身份似乎是相互衝突的,因為大多數人不喜歡將自己的私人財務與公眾聯絡起來。有什麼辦法可以調和這種衝突嗎?
Makoto:我們提供的服務能讓您更輕鬆地使用 ENS。我們繼承了區塊鏈本身的所有優點和好處。人們提出的一個問題是,他們不喜歡使用自己的 ENS 名稱,因為他們擔心這可能會誹謗他們或暴露他們的身份。
然而,我的觀點是,當你使用比特幣等服務時,你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暴露了自己。人們可以通過你的線上交易看到你的活動。ENS 只是提供了一個人類可讀的名字來代表你的地址,但除了已經公開的資訊外,它不會暴露任何額外的資訊。因此,使用 ENS 本身並不意味著你會洩露更多個人資訊。
擁有 ENS 名稱並不一定會損害您的隱私或您的操作方式。
讓我舉個例子。我有多個 ENS 名稱與我的公開以太坊地址繫結。其中一些名稱用於更公開的互動,比如在處理價格較低的 NFT 和與更多人接觸時。另一方面,我還有其他的 ENS 名稱,主要用於金融交易,並將它們分開。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與您使用推特的方式類似。如果你不想,就不要暴露一切,但你還是會暴露一些,就看你怎麼用了。這就是我的觀點。
關於隱私,現在出現了很多新的隱私技術,比 Tornado 和一家名為 SISMO 的法國新公司。這些解決方案可以讓你在不暴露敏感資訊的情況下管理資產和地址。
例如,你可以擁有汽車,而無需公開你在鏈上的實際地址。這些解決方案已經面世,更重要的是將 DNS 與這些隱私服務整合起來。作為 ENS,我們始終把維護服務的完整性放在首位,我們鼓勵開發人員利用隱私解決方案,而不是僅僅依靠 DNS 來保護隱私。這就是我們採取的方法。
TechFlow:有趣的一點是,除了金融交易之外,在 Web3 中我們還看到了更多的社交應用。你如何看待域名與社會身份的融合?
Makoto:我們讓其他社交平臺與 ENS 整合,這樣,如果你有一個 Lens 個人資料,比如創辦人的名字是 stani.Lens,你就可以用 ENS 的名字來解析這個個人資料,比如附加 stani.lens.xyz。通過與 ENS 和其他平臺的整合,使用者可以無縫訪問自己的個人資料。
此外,在社交網路服務領域,也有一些方法可以使用 ENS 名稱作為一種身份形式來顯示 NFT 等資訊。這種整合增強了使用者體驗,正在被廣泛採用。
TechFlow: 有些使用者對通過推斷人們的財務資料來推斷其社交行為的行為很敏感,您怎麼看?
Makoto:沒錯,你說得很有道理。當你申請一個流行語並將其與活動關聯起來時,人們實際上可以追蹤並知道你參加了哪些活動。因此,如果你擔心暴露你在某些地方的出席情況,那麼申請 POAP 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
這與我們在社交網路中使用推文中啟用的定位服務時遇到的隱私權衡類似。歸根結底,這取決於你的個人選擇,以及你想公開分享多少資訊。
TechFlow:因為你曾在一家保險公司擔任開發人員,後來又離開了傳統領域,轉而從事 Web3 那麼你從這兩個領域的差異中得到了什麼啟示?你在 Web2 中沒有想到而在 Web3 中實際可行的事情是什麼?
Makoto:的確,在當前的資料環境中,由於資料的公開性,隱私問題經常出現。我以前在金融和保險行業工作時,從事過大量的資料分析工作。在 Web2 中訪問資料需要徵得公司的許可,即便如此,資料也受到公司本身的限制和控制。這種限制阻礙了資料的創新和創造性使用。
例如,我在使用 Twitter 早期版本時就有過很好的體驗,它允許訪問被稱為 「Twitter Fireworks」的大量資料。我可以利用這些資訊進行精彩的資料分析和駭客攻擊。然而,隨著 Twitter 貨幣化戰略的轉變,對這些資料的訪問受到了限制,生態系統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相比之下,區塊鏈的魅力在於其開放性。區塊鏈平臺本質上是開放的,開發者無需獲得中心化實體的許可即可進行構建。大部分程式碼庫都是開源的,這促進了協作環境的形成。開發人員只需在 Github 上傳送拉取請求,就能為 ENS 等專案提出新功能,而 Github 上的開發過程是透明的,所有人都可以訪問。
在保險公司經歷過閉源系統的限制後,我非常欣賞區塊鏈領域的開放性。我們鼓勵與不同的團隊和個人合作,培養社群感和互聯感。因此,參加會議和活動可以讓我結識新朋友,拓展人脈,這是我在以前的工作中不經常做的事情。
總之,對於像我這樣的開發人員來說,向 Web3 正規化的過渡是一種能力的提升,因為它提供了一個充滿可能性和自由感的世界,而這在傳統的 Web2 環境中是有限的。
TechFlow:這就是區塊鏈公開資料實現協作的本質。
Makoto:目前已經有開源專案,我們也意識到它們帶來的價值。特別是在 Web3 的背景下,我們非常鼓勵人們將資料開源。在智慧合約領域,程式碼透明度對於建立信任至關重要。
因此,當您訪問 Etherscan 等平臺時,您可以驗證智慧合約的歷史表現。這種對公開性和透明度的強調,在使用者之間建立了更高的信任度。
在 Web3 中,社群認識到協作和共享知識的重要性。開源資料和程式碼不僅能加強審查和驗證,還能促進開發穩健安全的解決方案。通過允許他人訪問和審查程式碼,可以發現並解決潛在的問題,從而開發出更可靠、更值得信賴的應用程式。
總之,Web3 的精神圍繞著開放、信任與合作,而擁抱開源實踐在為未來建立一個充滿活力和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系統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TecFlow:我知道 Web3 是建立在信任假設之上的價值之網,而 Web2 則是資訊之網。不過,它們都建立在網際網路上。作為開發者,您如何看待 Web2 和 Web3 的合並?
Makoto:我想解釋的是,雖然純粹的去中心化對那些相信它的人來說是件好事,但大規模採用往往需要 Web2 和 Web3 解決方案的結合。一種方法,正如我前面提到的,是所謂的「半中心化」解決方案,即在區塊鏈之外儲存敏感地址資訊。
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可能會降低透明度,因為資訊不在鏈上。不過,它也有利於保護隱私,因為對地址的引用不會立即顯現。因此,這是一種平衡隱私和透明度的好方法。
如果您想建立一種服務,為使用者查詢其投資提供一個唯一的地址,您可以通過結合 Web2 和 Web3 技術來實現這一目標。這種方法既能讓你享受兩個世界的好處,又能降低與 Web2 解決方案相關的風險和隱私問題。
結合以前和當前技術的另一個例子是 Web3 使用者名稱(如 ENS)和 Web2 輸入(如 .com 域名)。一些公司,如蘋果或 Google,可能會選擇 Web3 使用者名稱,因為他們希望在 Web3 擁有一個獨特的形象,而不必為一個流行的域名支付高昂的費用。這有助於建立信任,避免混淆。
但是,對於信任度不是問題的其他公司來說,使用.com 域名等 Web2 進口域名就足夠了。Coinbase 等平臺使用 CB.ID,這是一個由 ICANN 管理的網際網路域名。這適合他們的託管服務,因為客戶信任他們的安全措施。
總之,在 Web 3 使用者名稱和 Web 2 輸入之間做出選擇取決於具體的使用情況和所需的信任度。公司可以選擇最符合其目標和使用者期望的方法。例如,Coinbase 的 CB.ID 是其平臺的合適選擇,因為它提供了一種傳送和接收資金的通用方式,而不會洩露具體的身份資訊。
📍相關報導📍
領取教學》ENS發布 6 週年紀念POAP!了解以太坊域名史